人物简介:袁继成,1936年生,著名历史学家,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三驾马车”之一。历任历史教研室主任、民国史研究所所长,以及湖北省人大常委、省政协常委。现兼任武汉文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名誉馆长。代表作有《近代中国租界史稿》、《汉口租界志》、《武汉国民政府史》、《武汉抗战史要》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长期研究武汉抗战的专家,袁继成教授对抗战胜利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与看法。袁教授认为,十四年的抗战能够胜利的关键在于“一条战线”和“两个战场”。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起包括各阶级各阶层在内的、全民族的“爱国统一战线”,开创敌前敌后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的作战模式,成为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这一模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值得研究和学习。

袁教授认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活动,十分必要。首先,这能够警示日本,敦促日本正视历史,反省战争罪行,回归正常国际的轨道。其次,通过纪念活动,促使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坚持最久,陆军作战规模最大,牺牲最大。一直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战场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中国需要通过理智灵活的外交手段,让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作出的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早春的午后,在首义校区一栋老式住宅楼里,笔者拜访了袁继成教授。及进门,狭小的客厅并不敞亮,四下陈设简单,可略窥主人朴素的生活态度。书房里,满满当当的书从书柜蔓延到书桌、地面。拥挤,又不失整齐,自成一份雅趣。书桌上,还放着翻开的书籍,笔尚停在一沓稿纸上。袁教授说,这是正在写的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稿子,趁着现在还有精力,把所思所得记录下来。这个淡然的老者,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古稀之际,坚守学者责任,与时间赛跑,苦心孤诣未敢停憩。


走近史学:生于乱世,不忘历史


袁继成教授1955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自此与史学结下毕生情缘。不过,袁教授选择历史系似乎存在某种必然。1936年,袁继成出生于武汉汉正街。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家园陷入战争烽火,10月23日,年幼的袁继成随家人挤上轮船逃离武汉。同日,“新升隆”货轮在武汉被炸毁;翌日,中山舰沉没于长江。从武汉死里逃生之后,一家人滞留宜昌半年,后客居四川七载,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才得以重归故里。曾经的襁褓幼儿,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已长成一个熟知三国故事的伶俐少年。七年前,逆流而上,为在战火中得一线生机;七年后,顺江而下,因故土重获而心生喜悦。个人际遇如同一叶小舟,随家国命运的波涛而浮沉。

也许正是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无形中影响了袁继成的人生选择。这个亲历炮火硝烟岁月的孩童,日后将拨开浩淼烟云,梳理武汉抗战的历史脉络。19岁考入武汉大学,珞珈山下的求学生涯中,袁继成系统地学习了历史学理论知识,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功底。


走进史学: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史学研究,需沉得下心境,守得住寂寞,更要实事求是,言之有据、言而有物。傅斯年有言“史学就是史料学”,史料爬梳成为历史学者的案头常务。在做租界史研究中,袁教授亲赴多地搜寻租界档案,克服外文语言障碍,研读各类档案记载。他也是武汉档案馆的常客,经常在馆内查阅、誊录、思考、写作。泛黄的文卷见证了这个痴迷学术的历史学者埋首钻研的无数个日夜。

即使在家里,袁教授依旧一心扑在研究上。房间里到处都是书籍、档案等资料,因而袁教授的夫人曾将他的书房戏称为“渣滓洞”,一来意指袁教授的工作环境之恶劣,二来也说明研究生涯之艰辛。然而,袁教授却将这个“渣滓洞”视为自己精神家园的象牙塔。正是在这里,经过无数个夜晚的灯下漫笔,诞生了《近代中国租界史稿》。1988年该书甫一出版,便赢得学界赞誉,因其史料详实,内容丰富,见解独到,被称之为“中国第一部租界史”。

除了学术研究,袁继成教授也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从武大毕业后,袁继成成为中南财经学院的一名老师,开设中外近代史、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等课程。这个平日里潜心研究的沉默学者,在课堂上总能妙语连珠,赢得学生的满堂喝彩。他的课堂上常常座无虚席,甚至出现场面过于火爆而不得不增设课堂的情况。袁继成教授认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职,学术需要研究,也需要薪火相传。课上他是被掌声包围的金牌老师,课外他是久坐书房的低调学者。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师者道义和学者责任。

这个睿智学者,在学术人生中潜心专研,著作等身,却又为人低调,淡泊名利。守着自己的几尺书桌,用三寸之笔书写历史文卷,尽一生之力终成硕学之师。这样的史学家,会被岁月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