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澜学院举办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0周年学术校庆“名家讲坛”系列学术报告会暨文澜学书系列讲座第一百一十二期于2018年5月25日下午在文波楼208教室成功举办。主讲人为美国佐治亚学院暨州立大学金融学教授凌崚,他的报告主题为“The Value of Alumni Networks: Evidence from the Mutual Fund Industry in China ”。文澜学院赵艳云等老师及文澜学院全体大三学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凌崚博士为美国佐治亚学院暨州立大学金融学教授,美国金融协会(AFA)和国际财务管理协会(FMA)会员;研究领域有机构投资者、共同基金、市场微观结构和公司金融。此次报告重点介绍了其在机构投资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凌崚博士介绍了已有文献关于社会关系网络对投资决策影响的研究,在已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校友网络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社会关系网络是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明显。本次研究中探究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校友网络(alumni),通过探讨校友网络在中国的互动渠道来研究口碑效应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现实经验和以往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凌教授提出了四个假设:(1)校友基金投资的基金资产中,相同的股票所占比例比非校友基金经理更大。(2)与非校友经理相比,校友经理更倾向于同时买卖同一类股票。(3)校友会经理基金绩效的相关性高于非校友基金经理之间的相关性。(4)校友关系有助于提高基金业绩。
本文选取了2003年至2014年在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62只积极管理的开放式基金作为样本,统计数据来自CSMAR数据,包括基金净收益、总净资产,基金经理的统计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最高学历、毕业学校等等。对共同基金经理与公司董事会成员之间的教育关系对基金经理人投资组合、回报率以及公司业绩表现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如果两个基金经理人之间是校友关系,他们将的持股组合及回报率有着更显著的趋同性;如果基金经理人与公司董事会成员是校友关系,则该经理人更倾向于推荐校友公司的股票,同时该公司的业绩表现将变好。另外,网络对于基金经理的影响伴随网络规模的增加而减小。究其原因,凌教授认为校友网络会促进基金经理之间的信息传播,进而提升了投资业绩。凌教授还分享了论文未来延伸的两个方向,尝试解决模型中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问题,并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最后,为鼓励同学们积极进行学术研究,凌教授慷慨分享了他的学术心得,在论文写作上给予同学们诸多建议和指导。科研以兴趣为基石,要找到有贡献意义的话题;其次阅读大量的文献,参考前人的建模以及写作方法建立初稿。从文章的摘要到最后参考文献的排列,凌教授都做了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