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璠单洁茹张消消)“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值此学校70周年校庆之际,工商管理学院紧密围绕“铭初心·谋发展·铸一流”的校庆主题展开学术献礼活动。4月27日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0周年学术校庆“名家讲坛”系列学术报告会第32期在文泉楼401会议室举行。此次讲座由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化工大学经管学院余乐安教授应邀作了一场题为“数据特征驱动的分解集成预测方法论:国际油价的百米竞赛”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胡川教授主持,部分教师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同参加。
此次讲座,余乐安教授以国际油价预测为例对数据特征驱动的分解集成预测方法进行了讲解,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从国际油价预测的科学意义与实际价值、国际主流预测理论与方法及其新的预测方法论、国际油价预测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同行评价这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余乐安教授从国际油价预测的研究背景出发,指出国际油价预测研究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看,有利于国家节约外汇支出;从企业层面看,有利于相关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和成本控制;从个人层面看,有利于投资决策。
其次,余乐安教授就国际主流预测理论与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新的预测方法论进行了详细讲解。余教授从国际油价预测的关键科学问题即“国际油价预测方法的选择路径是什么?如何提升国际油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复杂性与可解释性?如何验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入手,阐明国际油价预测的本质困难。他指出国际油价预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美元汇率、石油库存量等,并对目前国际油价预测研究的七类方法进行了大致介绍,重点讲解了数据特征驱动的分解集成预测方法(简称TEI@I方法论)。该方法是一种综合集成预测方法,不是多个现有方法的简单加权,而是将专家体系、数据和信息体系、模型体系以及计算机有机结合,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把握了供需基本要素,考虑了油价市场中供给方、需求方、炒作方的三方力量,抓住了市场分析中基本面、技术面、消息面的三个面,关注了虚拟供需(期货市场)与实际供需(现货市场)的差异,将智能技术与综合集成技术运用其中。
最后,余乐安教授展示了国际油价预测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同行评价。余教授及其团队自2002年以来的预测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果:水平预测上,周度预测平均误差在3%以内,月度预测平均误差在5%以内,年度预测平均误差在7%以内;方向预测上,周度预测的平均准确率在74%左右,月度预测的平均准确率在70%,年度预测的平均准确率在69%以上。其研究成果获得理论界、工业界以及政策决策部门、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在讲座互动阶段,余乐安教授详细地解答了我院师生提出的疑惑。讲座最后刘璠副教授作为教师代表,感谢余乐安教授的精彩报告,余乐安教授感谢胡川副院长、工商管理系系主任石军伟、物流与管理科学系副系主任姚升保的热情接待,并表示此次来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给他留下了颇深的印象,希望今后有机会经常来我校开展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