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服务大厅落成一周年记:在“破”与“立”中走向师生需要的地方

为了能早点拿到一个号,大半夜不睡觉就到报账大厅取号,这是之前,学校教职工年底报账的常态。

新的财务服务大厅落成之后,这种状况再也没有出现过。自助投单机立在大厅外,24小时接单,教职工可随时投递报账单,无需再熬夜排队取号。

这是财务部为师生办实事儿的一个缩影,也只是财务部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的其中一个缩影。

财务部以立规矩、提服务、强管控、重绩效、助决策、信息化六大目标为指引,以师生为中心,为师生办实事儿,不断提高学校财务治理水平,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学校综合事业的发展。


 从传统柜台到开放式大厅减少的不只是玻璃

“以前的报账大厅,财务工作人员与前来报账的老师对话都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大厅又时常人多闹哄哄的,很多时候根本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需要加倍音量沟通,半天下来喉咙都受不了。”财务部支出分中心的罗雅慧如此回忆之前的报账大厅。

而如今的财务服务大厅,宽敞,明亮,“我们每天在这里办公,心情都愉悦了很多,老师们来报账都能眼前一亮”。

减少玻璃、减少等待、减少填表、减少签字、减少对经费不必要的限制、减少个人垫支……财务部的改革彻底为师生“松绑”“减负”。便利服务不仅仅体现在撤去玻璃后的舒心环境,更体现在报账信息化节约的时间成本,以及提升的工作效率中。

在财务系统中填好报账单,投递进24小时投单机,系统里实时查看进度,若报账单有问题被挂起,可直接到财务服务大厅指定窗口查询原因,以便补充所需材料。

“以前老师们来报账,我们现场查验资料,上一位核验处理完毕后再叫号下一位,老师们需要在现场等待。现在老师们直接把单子投进机器里就可以离开,后续如果有问题我们会一对一打电话通知他。” 罗雅慧表示。

在财务服务大厅,1号、2号、3号窗口是专门处理被挂起单子的窗口。“老师们接到退单电话通知后就会到这三个窗口来取退单,我们的工作人员会直接与老师沟通,告知其需要补充的材料等。”财务部部长助理施英指着被退单堆满的小车说道。

在网上报账系统随时查询进度,在财务部微信公众号输入关键词查询想要获取的信息,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可“在指尖上完成”,原本被排队报账的人挤满的报账大厅,现如今几乎只有财务部的工作人员在办公。如此一来,把阳光洒满的一面留给教职工,打造优美的报账环境;将教职工从现场报账的等待中解放出来,又大大提升了报账效率。

而正在试运行阶段的网上差旅管理平台将更加简化报账程序,教职工只需在平台上选择相应的交通与住宿,所产生的费用由学校统一支付,无需先行垫付再进行网报。

“传统”到“新式”,减少的还有对科研人员的资金使用限制。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将科研经费管理“一放到底”,尽可能地“松绑”。“通过改革,我们科研人员可以有更大的自主权来决定资金使用的方式与方向,这样经费可以更好地为科研服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梅清说道。

“科研经费的‘松绑’在老师们的横向课题上体现地非常明显,之前老师们使用科研经费往往需要重重签字,或是一大沓的证明材料,现在完全不需要。”薪酬分中心的夏灵说道。


从党务到业务提升的关键是以师生为中心

步入敞亮的财务服务大厅,自助投单机、自助打印机、电脑、咖啡机,一应俱全,“信息化”+“自助式”的报账方式,为教职工提供“一站式”的报账服务。“现场可以直接打印提交,非常方便。”校团委的张艳芸说道。

教职工们所能感受到的优质化报账体验,是因为财务部一直坚持以师生为中心,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党建+业务”联动的方式,不断提升财务服务水平。

在财务部有这样两条规定:如接到业务问询电话,需做到“有问必答、口径统一”;在业务繁忙时,需做到“一人多岗”。在形式构造上,财务服务大厅融合了多个科室,在业务要求上,也需“人员打通”,这就要求财务部的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做“全能型选手”。

为了培养工作人员做“多面手”,财务部党支部紧紧围绕“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融党建”的核心要务,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将读书分享会、学术课堂和项目研究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党支部活动相结合,邀请财务会计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座谈交流,促使职工在分享沟通之中提升业务能力。

在注重储备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的氛围之中,财务部党支部有1名党员入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4名党员入选“教育部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

“把师生放在心坎儿上”更体现在人性化的服务之中。财务服务大厅专设了前台接待,每一天都安排了专人值班,引导初来大厅的教职工进行操作,或是为他们答疑解惑。

信息化为师生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上年纪的老人在智能设备面前却犯了难。“有的时候学校退休的上了年纪的教职工来报销,他们对于网上报账流程不熟悉,我们接待人员一定会手把手地教他们怎么操作,或是现场替他们进行报账。”收入分中心的谭琼找出财务部前台人员接待值班表介绍道。

而他们的服务范围不仅限于财务服务大厅,更是延伸到了大厅之外。部门将“柜台”搬到了教职工的面前,实行“现场办公”——分别在竹苑及首义校区开展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现场指导活动,对于年龄大、出行不便的教职工,更是主动提供上门服务。为了推进落实个税汇算清缴工作,财务部还采取了线上推文、设专人专岗、电话咨询、点对点单独通知等多种服务方式。

在去年疫情肆虐期间,封闭管理在家的财务人仍在马不停蹄地推进工作。他们搭建出了报账指南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之上制订推出了2020年版《报账规划蓝皮书》。2021年,又针对新政策修订推出了《财务服务手册》。

“为了给教职工提供简单易懂的报账指南,我们在制作服务手册的时候尽可能地贴近非财务人员的视角。”施英表示,财务服务手册的制定会根据政策的调整不断更新。

疫情过后,财务部还配合校医院开展医药费下沉报销工作,2021年上半年完成4,152人共计1.6万张医药费单据的报销工作。

“我们十分注重教职工的体验感、获得感,用‘硬设施’与‘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让教职工少跑腿、不折腾,以师生为中心,就是要为他们办实事儿。”财务部部长张琦说道。


从预算到绩效最重要的是为校理财

作为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为校理财”是财务部的职责使命。一直以来,财务部不断探索改革道路,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财务部的改革获得了一些肯定,这是几代财务人接续努力的成果。新时代对财务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张琦说道。

在财务部部长张琦看来,拆掉原先厚重的报账窗口玻璃、建成新式的财务服务大厅只是形式上的“破和立”,财务部门要想扮演好“为校理财”的管理角色,需要重构财务生态:一是要立规矩,实行制度化,用既定制度推动问题解决;二是要明权责,使各二级单位明确职责与权利,划分好责任田以提升管理效能;三是要理流程,在“粗放”与“冗余”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通过优化流程达到“防风险”与“提效率”双赢;四是要信息化,依托技术手段推动智慧化办公,提升业务水平;五是要上手段,实行财会监督,明确财权与事权的边界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财务部会根据学校管理需要,适时针对项目执行效率效果、合法合规性,向特定对象送达财务建议书或财会监督告知书,充分发挥财务监督职能。

通过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再通过资源配置推动学校发展,这是实现财务部转型、推进财务改革的核心。

在预算管理方面,财务部提出“保民生、维运转、促发展、谋大事”的分层保障原则。

如项目管理办公室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保障项目制的全面推行,项目制改变了原有预算管理体系下“拍脑袋”和“钱等事”的预算分配格局,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预算管理办公室和资金管理中心全面集中统管各类资金,积极推进定期存款存放银行竞争性遴选项目,提高资金管理效益,“我们还会实时关注学校的资金状况,根据不同阶段的资金情况作动态调整”,资金管理中心的田蓉说道;后勤分中心采用“业财融合”的方式,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成本核算,构建适合高校管理模式的后勤财务与供应链系统,有效规范了物资的采购、出入库管理、财务核算、物资保管与盘点。这些管理方式在加强管控的同时都极大提高了管理效能。

在内部管理方面,结合财务部实际,拟在全校率先启动财务部员工绩效考核试点,为推动全校人员绩效考核和年终绩效分配提供试点经验。“最近财务部正在筹划开展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点,部门根据绩效自行分配职员的工资与津贴。我们针对员工有制订相应的激励考核办法,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整支队伍的战斗力。”

财务部还希望员工从学校财务部的“后台”走向为国家财务管理做服务的“前台”,在竞争中自我提升:鼓励员工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国家级财务文件起草工作中,如组建团队深入开展高校财务治理研究,起草《关于中央高校财务治理的意见》报送财务司;鼓励员工积极参加高层次专业技术考试,如财务部部长助理施英已通过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如支出分中心主任李念参加教育部财务司“三区三州”教育财务干部“送训上门”工作,去往云南怒江州、四川凉山州等地为基层教育财务干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授课,助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闫平表示,学校将继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党组的号召,充分预判,提前谋划,把财力和资源聚焦在与学校“双一流”建设相适应的重大平台、重点项目上,集中财力办大事。


阳光洒进财务服务大厅,已没有半点当初“扯着嗓子喊”“拥挤着排号”的样子,在“破”与“立”中, 实现环境的巨大改变与财务改革的扎实推进,带给教职工满满的获得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为学校更好地理财,中南大财务人一直在路上。


  • 策划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供稿

    新闻中心

  • 创意

    映像设计组

  • 文字

    崔桢桢 覃虹

  • 图片

    杜鹏

  • 编审

    覃虹

  • 设计

    刘莉萍、吴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