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晚7点,第十六届“声之韵”大型广播文艺晚会在我校南湖会堂举办。校长杨灿明,校党委副书记王文贵以及相关部门、学院的领导出席了晚会。晚会以“百转声回”为主题,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声动中南 弘扬风貌
“声之韵”作为引领校园文化,弘扬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大型校园活动,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校广播台承办。自2001年第一届举办至今,“声之韵”晚会已走过了十余年。
本场晚会以“百转声回”为主题,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节目类型多样,在充满动感的开场舞之后,配音演员们将声音与技巧结合在一起,精湛地演绎了《海绵宝宝》《画皮》《疯狂动物城》等中外影视作品;音效剧、舞台剧、小品等表演类节目,通过演员们纯熟的动作或表现生活百态,或展现世间冷暖;视频剪辑《舌尖上的外卖》、《旅游follow me》和《考过漫长岁月》打破原作品的限制,通过幽默诙谐方式讲述校园生活。《mirror house》和《talent show》两个创意类节目光影变幻,亦真亦假,观众看后不由心生好奇。最后,晚会在结尾剧《追忆》和中南大版《南山南》的完美结合中落下帷幕。
深入校园 勇于创新
在线上,除了微博微信互动外,在我校信息管理部的通力合作下,本次晚会首次采用斗鱼网络平台直播的形式。直播期间,“声之韵”在斗鱼直播平台的总观看量超过百万次,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3.4万。此外,南湖、首义校区教室设置的直播点,也让关注“声之韵”的广大同学们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达成了观看晚会的心愿。
在线下,本次晚会为进场的前365名观众赠送了伴手礼——明信片,手绘画风的图案都取自于我校景观,文字内容来源于台员们准备晚会的心路历程,最终全部手工誊抄,并用火漆封装,是一份满载广播台感恩之情的诚意回馈。
继往开来 声声不息
“我的声音,你的心灵,携手在空中。时间的永恒,空间的无限,我的梦之旅现在扬帆启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播台。”正如广播台的版头所说,纵使斗转星移,全体广播台人也必将不忘初心、不负期待,为每年的观众献上一份惊喜与感动。
广播台人物谈:
三年了,“声之韵”在我心中的意义在不断地加深变迁,但是不变的是她永远是全部台员最诚挚的心意。
一场声之韵让我们得以从幕后走向台前,每一个节目的精彩呈现其实根本上都源于广播人日常业务的积淀。长此以往,对声音、色彩、视频、书画、文字的感知与探索,逐渐成为了声之韵晚会的经典元素。另一方面,声之韵之于台里是一份情感的传承,之于观众更是一份不变的约定。所以,我们会想要表达出最高的诚意,无论是手工制作的伴手礼,还是原创的剪辑、创意类节目,或是历经千锤百炼才呈上舞台的配音片段,所有的努力都在所不惜,只是观众的期待与支持不可辜负。现场的掌声笑声让我们每个演职人员动容,我想这也是声之韵声声不息的意义,因为有太多的期待,所以我们就要去延续这份美好的愿望。
感谢每一个人,我们一定不忘初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播台台长 许孜恒
终于“声之韵”晚会拉开了帷幕,心情期待、激动又伴着些许的紧张。看到座无虚席的观众和他们欢快的笑声,一切都值得了。我想这是对这段时间以来的付出最好的回报与安慰。突然觉得曾经想放弃的念头是多么愚蠢和不负责任。也为自己身为广播台的一员而骄傲,为上过一次声之韵而自豪。
今天是“声之韵”结束的第一天,不用到小白楼下排练,不再见到一起排练的熟悉的面孔,回归到平淡的生活,却感到那么的不习惯。
如果可以,我还想上一次“声之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播台新闻部副部长陈延延
两个多月以来的辛苦,终于得到肯定。你们是最棒的小孩。
昨晚在我们的节目前,比之前两次声之韵更紧张,一遍遍地确认所有工作准备就绪,所有影响节目效果的因素都排除,确保万无一失。我不能让我的小孩因为其他因素影响节目的精彩,他们这么努力,不可以让他们失望。节目一边进行着,我也一边哭了。因为不容易,所以有意义。感谢策划管理部,让我遇见最棒的你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播台策划管理部部长李鑫
光影的魅力是无穷的,有时候偶然与随机正好成全了一种美。节目中有一个细节是数字从1变到16,代表着声之韵走过了16年。道具基本都是很普通的,随处可见的镜子、卡纸、玻璃、手电筒、酒、颜料。在大一的孩子的努力下,充满创造力的双手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播台宣传部部长蔡婧
-
策划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供稿
广播台
-
创意
映像设计组
-
文字
广播台
-
图片
广播台
-
编审
邓杨
-
设计
刘莉萍、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