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那几天,凤凰卫视连续几天播出抗战史专题片《武汉上空的鹰》,我校84岁的毛磊教授在屏幕上慷慨陈词:“武汉抗战是1938年世界反法西斯的一个中心,它是抗日战争的一个转折点,由敌人向我们战略进攻,我们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持久,武汉抗战这个意义是很重大。而苏联对我们的帮助是我们要非常感谢的。”
“武汉抗战”是毛磊教授毕生研究的课题,其中不乏“石破天惊”的发现,比如“武汉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中心”,让学界和政界颇受震动。而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则天然地成为这一观点的忠实传播者。
老人的手在一页淡灰色与白色相间的旧书封面上轻轻摩挲,书的旁边整齐地折叠着一份2015年9月5日出版的《长江日报》《1938年保卫大武汉》特刊。上面有几处浅浅的印痕。“这辈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武汉,我热爱这个城市。几十年研究‘武汉抗战’,只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概念。”年过八旬,毛磊一提“武汉抗战”,双目依然炯炯有神。
从法律毕业生到历史研究专家的“华丽转身”
毛磊教授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同年分配到原中南政法学院。1962年的中国,法制观念淡薄,当时作为法律教师的毛磊不得不由法律专业转入中共党史学科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看书、读报、整理文件、收集历史资料,日夜备课,经过整整两年的准备,改了17次手稿,毛教授终于走上讲台,用两个小时生动的讲述赢得了同学们的欢迎和肯定。
1985年前后,毛磊正在与刘继增、袁继成等教授开创中南财经大学中共党史硕士点,为树立硕士点特色,他们最早提出“武汉抗战”的概念,1985年出版了《武汉抗战史要》。这本书作为武汉抗战新观点的集成意义非凡。书中提到,1938年的武汉是全国的战时首都,当时正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蜜月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团结、空前进步时期。武汉抗战是抗日战争由我之战略防御敌之战略进攻阶段向相持阶段过渡的转折点,为最终打败日本奠定了初步基础。
而书中另外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则引起学界、政界的广泛注意和争论。“‘武汉抗战’不是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局部区域性抗战,也不局限于军事范畴的武汉会战,而是涵盖了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斗争。自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到1938年10月武汉弃守,再到1939年上半年的尾声延续,武汉不仅是全国抗战中心,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心。”
2010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毛磊举行80岁生日庆祝大会。那天,毛教授通过为学生专题讲课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生日。当时的校长吴汉东教授打趣说:“毛老师,武大法律系的高材生,就此实现了华丽转身啊。”
一本书寄托的信念
一生著述繁多,但《武汉抗战史要》这本封皮陈旧、页面泛黄的旧书,是他的珍藏。近30万字的著作四人完成,15万字由毛磊撰写,自行印刷,成本5000元。而在当时,他每个月工资120元,印刷成本是他的全部家当。“为了出版这本书,我倾家荡产,还有一些借款,那时候还和我的妻子有过争吵,但我还是坚持将它出版了。”
坚持出书的原因离不开童年时的经历。1938年,日军入侵毛磊的老家河南温县,当时八岁的他和年迈的奶奶成为日军俘虏。而就在日本人刚刚磨好了刺刀扬起刀时,另一个日本人前来报信,两名日本人匆匆离开。半个小时后枪炮声大作,据史实,那是中国军队打来。在战争的动荡中,毛磊一家八口人两人遇难。回忆起这段痛苦的经历,毛教授称自己是抗日战争的幸存者,中国军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对日本的国仇家恨一直激励着他把抗战研究坚持到底。而在他看来,没有经历过抗战伤痛的人无法真正感同身受,倾家荡产出书正是为了缅怀先烈、警醒世人。“有那么多的英雄先烈为了保卫国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那我自己掏钱出一本这样的书有什么好推卸的呢?”毛磊认真地说道。
1947年,毛磊从河南辗转来到武汉。近七十年生活在武汉,这里不仅是他的第二故乡,还是真正养育他的地方,毛磊对武汉有深厚的感情,出版《武汉抗战史要》也是想为家乡做贡献。
在毛磊的推动下,多次关于武汉抗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斡旋运作。经过三十年的研究终有成果,2015年湖北省政协重要提案是成立武汉抗战纪念馆,武汉抗战的相关著作也在近年来不断涌现。省民革、省政协、宜昌国际会议、荆楚文化研究会等十个组织、会议邀请毛教授讲评。独树一帜的抗战观点由此熠熠生辉。
“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任务,说大话假话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一旦确定观点,就要抗争到底。我们要用抗战精神来研究抗战。”毛教授指出当前西方贬低中国抗战,日本不承认历史,热切希望年轻一代人能谨记战争的历史经验,为保卫祖国努力奋斗。
-
策划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供稿
校报
-
创意
映像设计组
-
文字
毛炯妮、桂豆豆
-
图片
汪浩钢
-
编审
陈博
-
设计
刘莉萍、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