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十佳书香校园养成记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书香社会”,让无数人眼睛一亮,更让我校师生倍感振奋,不久前,我校刚刚荣获了全省 “十佳书香校园”荣誉称号,这是我校多年来培育书香校园的结晶,也是对建设“书香社会”作出的前瞻性贡献。

让师生回归阅读


2014年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70.5%的国民认为阅读很重要,但是52.8%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少。“太累不想看”,“太忙没空看”,“静不下心来看”,现实社会高速运转,“阅读倦怠”困扰着师生。通过组织各类活动,让广大师生回归阅读、与书为友,学校一直在努力。

图书馆高利红馆长介绍说,从2006年起,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图书馆都会举办“读者服务宣传周”活动,至今已举办八届。2013年,“读书周”升级为“读者服务宣传月”,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读者服务宣传月”包括名家讲坛、大学生论坛、征文、好书推荐、借阅之星评比等十四项专题活动。每年读者月都会得到师生的热情参与,讲座场场爆满,征文每年都有千余篇。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师生们放慢奔波的脚步,安静地坐下来读几本书,让校园弥漫浓郁的书香,多一些学府的宁静气息。

从2013年起,教务部、校团委联手共同打造“文澜书香”品牌工程,包括文澜大讲坛、“文澜书香”学生社团读书会、“文澜读书月”、“文澜书香育中南”主题团日活动、“文澜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演讲征文比赛、文澜书香专题网站六大板块。活动形式不一,但主旨只有一个,就是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享受阅读的乐趣,用知识净化校园文化氛围,戒除校园浮躁之气,丰富当代青年的精神内涵。

从2011年开始,每年新生迎新晚会上,各学院的知名教授、学者将精心挑选的一本经典名著或学术专著,亲手赠送给大一的新同学们,用一本经典著作带领同学们翻开大学学术生涯的第一页。受到赠书的同学们说,他们将铭记书中包含的道理和老师们的期望,并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学校和老师们的感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崇尚阅读的校园风气,在师生心灵播下了读书的种子,不少师生投身于服务社会,推动读书新风尚。经济学院学生孙喜梅因童年家庭贫困使她读课外书的愿望无法实现,她立志要在家乡建起图书馆“秋山书屋”,现已藏书5000多册,成了附近村子共同的书屋,让所有喜欢读书的孩子们能如愿以偿。她本人也成为河北省农家书屋形象大使,入围2012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徐敦楷教授、胡德才教授、古远清教授等学者做客长江日报、长江网举办的“爱上层楼”读书会,与广大市民一起重温经典名篇,分享读书真谛。图书馆每年与浠水县政府联合开展“情暖浠水手牵手,书香农屋心连心”活动,送书下基层。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运用高校丰富的学术资源为广大市民服务,推动社会的读书风尚。


让阅读回归经典


读不读书的疑惑解决之后,读什么书?读考试资料算读书吗?网上阅读新闻、小说算读书吗?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阅读目标猎奇化、阅读目的功利化、阅读过程碎片化的不良现象,学校呼吁要回归经典,系统阅读。

图书馆大厅设有“好书新书荐阅”桌,摆放从书库精选的各类经典图书。在图书馆主页、文澜书香网站,刊登有教授名家开设的经典必读书目。图书馆与法学院联合创办“阅读经典”读书活动,2013-2014年已在两校区开展24期。教务部、校团委联合举办“文澜书香”读书计划,邀请专业任课教师向学生推荐一到两本经典书目。教务部部长刘仁山教授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老师们的荐书,向同学们传递学校以及老师们在做人、工作乃至学术等方面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们一本本荐书,就是为学生们树立起一根根标杆。”


让读书更加方便


2014年国民阅读调查显示,41.9%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数字化阅读或许能成为推动全民阅读普及化、流行化的重要助推器。学校敏锐的捕捉到现代阅读方式多样化的特点,综合利用书报、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介、各种平台,开拓全民阅读的新阵地。

——开辟“文澜书香”专题网站。文澜书香专题网站为全校师生提供电子版图书,并鼓励大家进行线上荐书、分享读后感。通过阅读排行榜、推荐榜,将更多的好书推荐到大家面前,帮助读者发现更多自己原来不了解的书籍,达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目的。

——发挥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图书馆馆员在博客“悦读看天下”向读者推荐新书、好书的书评、学者精彩讲座等,“馆员博客”从一个普通馆员的视觉向读者展示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及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一些常识。利用学校微博、微信平台荐书、评书,发布讲座信息、培训资料,让师生触手可及、随处阅读。

据统计,学校图书馆数据库点击次数目前已达到3885万余次,有效的拓展了广大师生的阅读渠道。

 

  • 策划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供稿

    校报

  • 创意

    映像设计组

  • 文字

    覃虹

  • 图片

    赵佳钰、关子杰

  • 编审

    邓杨、陈博

  • 设计

    刘莉萍、吴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