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小雨,淅沥沥下个不停。北门不远处的爱心超市里,讨论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兼职与家教服务中心(简称“兼家”):“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兼职需求大增,我们需要吸纳更多的企业参加兼职招聘会……”
义卖部:“这次物资回收与义卖我们应该走线上,学生网上下单后我们上门服务……”
兼家,义卖……这些都是新长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下属部门的名字,像这样的部门还有9个。11个部门,代表一心一意。
校社共建,从 0 到 2
2006年10月,晓南湖畔,风随影动,落叶金黄。
在学工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及校团委的共同指导下,新长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成功在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注册,定位为“公益实践社团”,接受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和学校的统一领导。
从成立之初自强社就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原校党委书记徐敦楷教授亲自为社刊《自强之声》题词;校党委副书记齐文远教授担任自强社名誉社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程指导。
2013年5月,黄鹤楼下,绿茵缤纷,草木葱茏。
学校对南湖和首义两个校区的新生比例做出调整,首义新生超过一半。秉着“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的理念,自强社于2013年在首义校区成立了分社。全社成员发展到360多人,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一大社团。
2015年4月,武汉江城,细雨绵绵,花红柳绿。
新长城自强社在临近九周岁生日时,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2014年“全国十佳自强社”称号。这是自强社自成立以来,第六次荣获此殊荣。这份“礼物”承载着历届自强人的爱与坚守,当然,也少不了各种“特技”!
特技一:公益,传递社会关爱
2014年,自强社开展的活动多达60项,其中一半以上是公益活动。
2014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黄鹤楼公园。
在自强社的组织下,我校248名志愿者参加了关注自闭症儿童患者的“蓝星活动”。志愿者们或照顾自闭症小孩,或维持活动现场秩序,或亲自点亮蓝灯,为自闭症儿童祈福,呼吁社会关注这一群经常被忽略的群体。
2014年10月到12月的七个周末,武汉十大邮局网点。
自强社组织70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善行100,实地劝募”活动,出行总人次达6500人次。该活动旨在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捐赠爱心包裹,改善贫困农村小学生综合发展和生活条件。志愿者们走上街头,与陌生人对话,并最终募捐到302个美术包、88个温暖包,总款项达47800元。
涉及面广,参与度高,形式多样是自强社做公益的特点,比如“筑梦湘西”书信交流活动,“跑完全程”体育公益活动“水滴行动”,保护两江水暴走活动;以及贫困大学生电子商务培训会,首义校区爱心回收,寒暑假长期支教等常规公益活动。
特技二:实践,锻造自强之才
做公益不仅是劝说别人,更重要的是感染别人。自强人,不仅做公益,更是公益活动的实践者。
2014年10月16日,国际粮食日。
“乐善六三,感受贫困”,通过一天只消费六块三的方式,为节约粮食,消除贫困贡献一份力量。自强社40多人参加“我在中南大和你一起感受贫困,乐善六三”的照片收集,100多人参加了六块三食谱的设计,百余人参加了签名活动,所有社员身躬力行参与线上“挑战六三”的活动,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
自强社不仅是一个极好的实践平台,给任何人施展才华、体验生活的机会,同时也开展了许多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创业实践项目。如“去订餐”和“偷吃网”的推广工作、“阿里巴巴”服务站建设、先花花APP推广工作、圣诞节平安果售卖、家教教员招募及带队、华中地区“自强杯”演讲比赛等。
“我们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徐桂菊介绍,“自强社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成长平台,它能够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新性公益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全面发展、自立自强。”
作为一个公益实践性团体,这种为公益兢兢业业,为实践勤勤恳恳,为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已刻进自强人的骨髓里,并指引着他们做人做事。
这是自强社与每一位自强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传承自2006年,并将继续下去。
-
策划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供稿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创意
映像设计组
-
文字
令狐梅、董晓静
-
图片
孙五岳、陆恒超
-
编审
邓杨、陈博
-
设计
刘莉萍、吴锋